首页 资讯 正文

建设支点·“镇”在行动|罗田骆驼坳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
体育正文 186 0

建设支点·“镇”在行动|罗田骆驼坳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
建设支点·“镇”在行动|罗田骆驼坳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
贵州(guìzhōu)榕江县城对岸是杨家湾村,村子(cūnzi)呈岛状,被都柳江的主干和支流环绕。

两次洪水侵袭后(hòu),出村唯一一条漫水桥被江水淹没,摆渡船停运,村子仿佛成(chéng)了一座“孤岛”。

九派新闻实地探访时获悉,杨家湾(yángjiāwān)村村道极其狭窄,大型器械无法进入村子,灾后恢复速度极其缓慢,光是清理(qīnglǐ)出村主干道上及膝高的淤泥就花了5天时间(shíjiān)。

“人力(rénlì)就靠小三轮车,干不出活来的”,一位民间救援队队员感慨,“最好是等到(děngdào)江水降下去,大型设备能进去,再进行清理。”

村民(cūnmín)们不愿意等,也不愿意先行离开。7月1日,这里仍然断水断电,村民的(de)吃饭和(hé)用水主要通过无人机和冲锋舟传送。需要看病或买药的村民,由救援队带着渡江购买。

村民把自家的破损家具拿去丢掉,脚下是清理出来(chūlái)的道路。图/九派(jiǔpài)新闻 黄家樑

【1】房子(fángzi)整栋被洪水冲毁

救援队负责把20几棵倒伏挡路的树木切割移开,上百名村民和几十名志愿者用铲子,把及(jí)膝盖高的泥铲起来,装在小推车上,再拉到都柳江(dōuliǔjiāng)。之后,村民们清理自家同样及膝盖高的泥才有路可走(yǒulùkězǒu)。

洪水对杨家湾村的影响尤为严重。“家里的淤泥预计最少要清10天。”一位村民(cūnmín)对九派新闻说,有(yǒu)村民的房子整栋被(bèi)洪水冲毁,只留下残垣断壁。

黄梅(化名)嫁到村里两年多,从没经历(jīnglì)过洪水。第一次(dìyīcì)洪峰(hóngfēng)过境前夜,三都县突降暴雨,都柳江涨洪水,村里收到上游放水的通知,她一夜没睡。24日凌晨两点,她把鸡鸭捉起来,开始收拾东西。

此时江水沿着江堤上涨七八米,黄梅带(dài)着一双儿女和两个外甥,与公婆搬到后方正在修建的(de)新房里(fánglǐ)。这里地势更高,也许不会被淹。新房还未安装门窗,只铺了地板,一家7口人在二楼打地铺。黄梅哄睡一岁的女儿,打了个盹儿。早上七点多(duō),女儿哭醒,洪水淹到了一楼。

黄梅回老房子打包被子(bèizi)和凉席,上下楼(xiàlóu)两趟,洪水从鞋底漫到小腿,又没过腰间。来不及了,他们往山坡上撤退。

站在坡上往下望,整个村子成了一片汪洋。唯一的进出通道被(bèi)淹没(yānmò),杨家湾村被水围成一座“孤岛”。倒塌的房子被冲走,黄梅默默地看着,什么也(yě)不能做(zuò)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什么都没了。村里人心态蛮好,指着其中一栋冲下来的房子问:“那是不是你家?”

倒塌(dǎotā)的房屋。图/九派新闻 陶梓童

黄梅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妈妈打电话(huà),由于没有信号,电话很难接通。后来接到姐姐(jiějiě)的电话,她说不出话,急得直哭。

女儿没有替换的尿不湿,孩子叔叔划船到房子附近,从二楼厕所窗户翻(fān)进去,取出尿不湿和奶粉。黄梅向村民借(jiè)小孩衣服,准备等洪水彻底退去(tuìqù),再买新的还,大家说不用还。

洪水猛地涨上来,又很快(hěnkuài)退去。老房子的(de)淤泥深到(dào)膝盖,有人家里的泥堆到腰间。村民自发组织起来,清理主干道上的淤泥,方便运送物资。

公公要看守两条渔船,每年(měinián)禁渔期一过,便去打鱼,这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。黄梅和婆婆轮流铲淤泥(yūní),三个大(dà)孩子在新房照看小女儿,哭了就哄。丈夫在外打工,两个大姑子赶回家,收拾洪水留下(liúxià)的残局。

6月28日下(rìxià)暴雨,三姐妹正在修通往自家的路,几个叔叔婶婶来帮忙。当天凌晨5时到中午12时30分,榕江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提升至Ⅰ级。她们不修路(xiūlù)了,赶紧把凉席和被子(bèizi)挪到三楼。

第二天,救援队坐冲锋舟抵达后,拓宽了(le)主干道,能通行三轮车。几十辆小推车运送上岛,村民(cūnmín)用铁铲把淤泥堆到车里,运到江边倒掉。

连日来(liánrìlái),榕江县气温近30℃,岛上停水停电。大家每天清淤泥,实在热得(rèdé)受不住,就打井水洗澡。县城里两套休闲女装50元,黄梅与大姑子各买一套换洗。女儿的(de)奶(nǎi)粉还剩小半罐,只够吃三四天,县城的奶粉店也缺货。她只能先喂米饭和蒸鸡蛋,睡前喂一顿奶。

黄梅在清淤(qīngyū)间隙休息。图/九派新闻 黄巧文

【2】村民连夜从宁波赶回(gǎnhuí)家清淤

洪水来临时,“荣誉村长”杨秀权与两个村民,分区域挨家挨户用喇叭通知(tōngzhī)村民往高处(gāochù)跑。大人把小孩(xiǎohái)抱着或扛在肩上,洪水在一个小时内漫到2楼。由于撤离及时,杨家湾村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。

杨秀权介绍,杨家湾村有145户共670多人,其中老人占25%,中青年占45%,小孩(xiǎohái)占30%。房屋约有150栋(dòng)。“村中地势高的房子(fángzi)有部分没有受到影响,咱们村75%受灾了。”

目前村里还未恢复供水供电,多数村民借住在受灾较轻的村民家中,到了(le)饭点,大家一起生火做饭。吃完饭后,再(zài)回家用铲子清理淤泥,“洗澡只能去江边舀水擦一下(yīxià)身子”。

杨秀权是村中(zhōng)最晚开始清理自家淤泥的人之一。

一连5天,他组织100多名村(cūn)民,配合政府工作人员、救援队和志愿者,从早上7点开始,一直(yìzhí)到下午5点,用(yòng)铲子和斗车,把村中的主干道(zhǔgàndào)清出一条小路来,否则便无路可走。房屋建在主干道两侧,主干道约1公里长,3米宽,村中其他小路相对狭窄,不能通车。

村中小路狭窄。图(tú)/九派新闻 黄家樑

7月1日,杨秀权才开始清理自己(zìjǐ)家的房子,一楼的淤泥最高,二楼的淤泥近30厘米,要清完整个家,他保守(bǎoshǒu)估计要花(yàohuā)10天,“还是不能间断的”。

“我哭过很多次,在没人的地方偷偷(tōutōu)哭”,这几天,杨秀权晚上基本不能睡着,除了担心自己的家之外,他(tā)也焦虑村民们(men)后续的生活要怎么开展。

村里一位老人用手搓着沾满(zhānmǎn)淤泥的眼镜,他说这是太阳眼镜,洗了还能(néng)用,戴着方便干活。老人名叫金树林,年近七十,与其他村民不同,夫妻俩靠养猪和养鸡鸭维生,已有五六年。卖得出(déchū)价钱时,一年能赚10万元,市价低时,只能赚五六万(wǔliùwàn)。

金(jīn)树林用砖头砌猪圈,上面盖铁皮(tiěpí),猪圈面积有两百多平方米,从屋后一直围建到防洪堤。他养了二三十头大猪,三十多只鸡,家里还有两只看管牲畜(shēngchù)的昆明犬,价值四五千元。

一个月(yígèyuè)前,他卖掉大猪,刚买回猪仔,就遇上(yùshàng)了这场洪水。13头小猪幸存,而猪圈、鸡场和狗全被洪水冲走,一并消失的,还有堆放在滨江路上的二三十立方米材料。他盘算了一下,至少(zhìshǎo)损失(sǔnshī)三四万元,这个数字占据他年收入的大半。

“我们现在(zài)一无所有了”,但没有时间留给他愤懑。被洪水(hóngshuǐ)泡过的家具满是淤泥,歪倒在老房子里。他用袋子装走小猪,送到坡上的一个小店暂时圈养。孩子(háizi)在市里工作,赶不回来,老两口靠铁铲和两轮推车(tuīchē)清运淤泥。

56岁的(de)村民杨宏(化名)正在一片空地中搜集能用的物件装在箱子里,有扳手、螺丝刀、卷尺,都布满了泥巴。他(tā)站的这片空地本是他的家,一栋(yīdòng)一层楼高的房子和一栋一层半高的房子,正对着都柳江的堤岸,在第一次(dìyīcì)洪水后均荡然无存。

杨宏家,洪水卷走了他两栋房子。图/九派新闻 黄家(huángjiā)樑

杨宏对于洪水并不恐惧,“这水我们看惯了”。但(dàn)从没经历过那么大的洪水,以往的经验都是涨了就退了。这次洪水来了三次,第一次6月10日,水漫进了家门;第二次在6月24日,把他(tā)的家冲走(chōngzǒu)了;第三次是6月28日,把他领到的帐篷也(yě)冲走了。

最大的一次(yīcì)洪水来临时,杨宏回忆,水在眼皮底下要涨不涨,突然间越来越快,“东西(dōngxī)都搬不了”,他朝着坡上跑了两三百米,水上涨速度才变慢。身边(shēnbiān)一起跑的村民拉着小推车,抢救出了一些东西。

56岁的杨芳本是在宁波(níngbō)打工,知道家里来洪水后,连夜(liányè)买票赶回(gǎnhuí)了家。她29日下午2点到了榕江县,但江面水太大,她在岸边等了5个小时。水小了一点后,救援队开冲锋舟载着她渡江。

淤泥一视同仁地到了她家膝盖高的位置(wèizhì),她一个人连续用小斗车清了两天,“才清出(qīngchū)一个角落”,但她紧接着说,还好房子还在。

【3】救援队(jiùyuánduì)一日转运村民超两百人次

收到榕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邀请,上海(shànghǎi)山锋救援队集结上海山锋、上海东煊、济南山锋、苏州(sūzhōu)山锋、淮安山锋等共派出35人,组成上海联盟,于28日下午六点(liùdiǎn)抵达榕江,前往杨家湾村负责转运群众、运送物资(wùzī)和消杀等工作。

教导冷志明表示,村子内有100多名住户,由于青壮年人基本(jīběn)外出打工,村子里剩下年龄较大的老人(lǎorén)和儿童。目前约有两百多名村民被困,物资运输主要依靠冲锋舟渡江和无人机空投。救援队往村里运送了1000斤大米、500桶豆油、50箱水果等(děng),一天内做(zuò)了两次消杀工作(gōngzuò)。

6月(yuè)30日(rì),救援队转运村民超两百人次。有村民出村买药(mǎiyào)治病,还有学生出来考试。7月1日,村里一名小孩生病,救援队运送三名医生进村,还运送了一批电力工程人员和志愿者,进村维修(wéixiū)电力设施和清淤。

由于树木倒塌(dǎotā)阻碍了(le)清淤道路,救援人员携带电锯切割了二十几个(èrshíjǐgè)树根。冷志明介绍,救援队主要(zhǔyào)是技术性突击,多为单兵作战,装备也比较方便携带。“从出发到(dào)现在,4天了,我们一共休息了16个小时。”队员们会在帐篷内休息,抓紧一切空闲时间,席地而坐恢复体力。

救援队队员正在(zhèngzài)休息。图/九派新闻 陶梓童

苏州山锋救援队刚进杨家湾村时(cūnshí),村里的淤泥盖过膝盖,不少房屋倒塌。队长徐康难以用语言表达当时的境况,“是一个家没了(le)的感觉”。村书记将老百姓集结在一起,住(zhù)在安全性较高的房子里。

他们带来9艘冲锋舟与多架无人机。小型无人机承担着勘探的(de)作用,大型无人机则可以挂(guà)上照明设备,以便救援队员夜间作业时照明。

环绕杨家湾村的江水湍急,一艘冲锋舟最大限度能乘坐六人,救援人员都(dōu)受过激流训练,保证每艘(měisōu)冲锋舟上有一名操作手与一名观察手。

挖掘机、推土机、装载机等大型专业机械装备进不去,救援队通过冲锋舟运送工兵铲和几十辆两轮(liǎnglún)小推车进岛,全靠人力清理(qīnglǐ)淤泥。岛上的人力有限,十几名志愿者与救援人员(rényuán)也去帮忙。看见救援队前来,村民们(men)表现得很开心,连连道谢。

今年是徐康加入苏州山锋救援队第五个年头,只要有救援任务,他每天都会向家人报备。参与(cānyù)洪灾救援对体力要求高,必须(bìxū)有大型水域训练经验,徐康称,这次带来的(de)队员都是队伍的精英。

苏州山锋救援队队员高洪良称,自己最初抵达灾区,看着一片狼藉感到扎心,“他们从(cóng)24日一直被困到现在,房子淹到了二楼,一楼都废掉了。”29日的淤泥盖过膝盖,加上几天的沉淀,泥土(nítǔ)变得(biàndé)干硬(gānyìng)。高洪良配合着清淤,但由于村道狭窄、浮水桥仍在被淹,大型清淤设备无法进场,只能靠(zhǐnéngkào)人工。

在他看来,杨家湾村村民们的(de)内心都很强大,尽管家园被毁,仍然力所能及地帮助(bāngzhù)救援队与志愿者。

有一天,一艘无人冲锋舟(chōngfēngzhōu)停靠岸边,牵着船的绳子卡在石头缝中,水流湍急,绳子被冲掉,船漂到靠近水坝的位置。这一幕恰好被岸边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看到,也许是担心(dānxīn)救(jiù)援队的财产受损,他跳入江中(jiāngzhōng),想将冲锋舟救上岸。

湍急的江水。图(tú)/九派新闻 陶梓童

“我们看到(kàndào)老人跳下去,赶紧开着冲锋舟去救人,太危险了,人一旦被卷下去就难上来。”下游几十米处是漫水桥形成的水坝,水坝下方是翻滚流,会产生像滚筒(gǔntǒng)洗衣机一样的翻滚效果,如果(rúguǒ)不慎被冲下去,便(biàn)难以脱身。最终他们成功将老人救上岸。

这位老人的举动让高洪良难以忘怀(nányǐwànghuái),也许是(shì)他在用(yòng)自己的方式感谢和守护着救援队。还有村民给救援队送来八宝粥、饮料和水果,“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感谢”。

在徐康(xúkāng)眼里(yǎnlǐ),榕江县百姓的心态相对稳定,尽管这次洪水被称为50年一遇,但他们仿佛经历过风雨,没有太多不安感。

黄梅家新房的(de)厕所没有门(mén),墙上钉钉子,拿一块布搭着才有得挡。夜晚,9个人盖两床被子,黄梅会想起老房子里的陈设。老房子有两层楼,一楼(yīlóu)正对入户门(rùhùmén)摆放香火,电视、冰箱和洗衣机靠墙,一张沙发在中央,客厅侧面摆一张餐桌。

后来房梁被洪水冲断(chōngduàn),她的家成了危房,救援人员用两根柱子撑起梁架(liángjià)。家里空空如也,往日的生活痕迹不复存在。

黄梅不时念叨着,“什么都没有了”,眼圈发红,泪水抹到衣袖上。有人用手指撩一把(yībǎ)地上(dìshàng)的淤泥,沾到她(tā)脸上,“得留下点纪念”,她又笑起来。

九派新闻记者 黄巧文 陶梓童 黄家(huángjiā)樑

【爆料】请联系记者(jìzhě)微信:linghaojizhe长报道

建设支点·“镇”在行动|罗田骆驼坳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